shehui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2025-09-22 07:45:5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唐行安,在今年九三阅兵中担任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执行指挥。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于2025年2月28日筹备成立,是由北京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单位配合,承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组织实施的重要职能。

通过“专家指导委员会+设计团队”的模式,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组织开展了10轮竞争比选,从百余版设计方案优中选优。经北京市纪念活动领导小组和中央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的审议,最终确定采用中央美院设计团队提出的“众志成城”设计方案。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在两座庄严威仪的年号台上,共有14只振翅欲飞的和平鸽造型,象征14年全民族抗战与亿万民众对和平的守望。

唐行安:九三活动当天,凌晨六点多钟,在广场上飞来了十几只鸽子,最后在年号台鸽子附近盘旋。当时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它们感觉这还有一群鸽子,为什么不飞啊?那我们飞飞,把它们引走。所以我们觉得这鸽子造型太逼真了,把它们的同类都吸引来了。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当《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响彻天安门广场,到了纪念大会的压轴环节放飞和平鸽,8万羽和平鸽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同时腾空,在1分30秒内完成震撼放飞。这些和平鸽都是从北京市3000多名鸽友手中征集到的“精兵”。

唐行安:这些鸽友们,一有这种活动都非常踊跃、非常积极地参加,这既是养鸽人的荣耀,也是鸽子的荣耀。他们都会选择一些经过训飞、会认家,而且毛色油亮、体格健壮的鸽子去参加。

记者:选出来之后,是继续在家养着?还是要充公一段时间?

唐行安:继续在家养着,活动临近的时候,才从鸽友手中借过来。我们就要让它们住集体宿舍,居住条件、饮食条件、通风条件等,肯定没有在自己家里那么舒适,这样就会影响到鸽子的状态。我们是在9月2日下午征集来这些鸽子,9月3日凌晨让这些鸽子到广场。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8万羽和平鸽分别被装入12辆特制笼车,接到放飞指令后,来自北京警察学院的680名学生迅速开笼放鸽。

记者:怎么感谢人家鸽子?

唐行安:感谢鸽子实际上就是荣誉,我们给鸽友参与广场和平鸽放飞的荣誉证书,鸽子都给它一个鸽环,鸽环上是有证的,这就是对它们的一个奖励。

记者:有回不去的吗?

唐行安:也是有回不去的。绝大多数的鸽子都能够自动回家,但是也有极少数的鸽子,可能有的是被其他的鸽子拐跑了,定位系统出现了一些混乱。极少数的因为出笼的时候,大家都要争先恐后往外飞,可能互相碰撞,受点小伤,会影响它的飞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之后,它最终还是能够回去。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年号台是此次广场活动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两座高14米的年号台对称布局,位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以“钢铁长城”为主体造型,托举“1945”与“2025”金色年号,犹如链接历史与未来的“时空之门”。

唐行安:这次的年号台是整个广场布置的一个焦点,它是从丰饶金到曙光红的渐变,非常柔和,非常流畅。这个方案在设计的时候,电脑上实现颜色渐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怎么在工程上去落地,尤其是颜色的渐变。一般我们用传统的工艺手法,比如说人工喷涂,这么大体量,这么大面积,是很难实现完全一致的自然过渡的。人工再精细,有时候在毫米级的控制上是难以完全实现。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记者:为什么不能容许毫米级的差异呢?

唐行安:这么隆重庄严的纪念大会,我们就是要精益求精,要做最高的标准,要做最好的事情。

记者:你们怎么把这个事情由没法解决变成工程上的能解决呢?

唐行安:我们的生产团队经过近两个月的研究试验,最终确定用紫外线固化打印的技术来实现。

记者:这是什么技术?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唐行安:紫外线固化打印就是工业化的、自动化的控制,一般用在纸张的打印、塑料的打印,但是在工程上,在建筑幕墙上实现这是第一次。

记者:它的难度在哪呢?

唐行安:一个就是幕墙非常大,因为年号台的高度是十四米,而长城年号台基座最高处在九米。你在幕墙上去打印整张,这是没法实现的,因为打印机有宽度。我们就把整面幕墙进行了单元切割,两个年号台切割了316个单元。要实现无缝衔接过渡,就要找到每一个点上的色彩,通过数智化的手段,通过紫外线固化打印的技术来实现。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为了应对今年九三阅兵广场活动所涉及的要素多、人员多、标准严、技术要求高等诸多难点,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利用模拟仿真系统数字赋能,全要素展示现场布置实景,全流程模拟广场活动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实现各要素精准落位。

唐行安:广场重大活动涉及的要素、元素众多,这次广场仅仅观礼台涉及860块钢模块、1360多块铝结构,两三千个结构要精准落地、落点、落位,而且有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行进,靠人脑是计算不出来的,必须借助现代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精细计算才能够实现,来完成人完不成的任务。

记者:有这套系统和没这套系统有什么不一样?

唐行安:进场跟撤场大大压缩了工作时间。

记者:怎么讲?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唐行安:因为把流程整个就管控好了。像广场所有设施的布置,从第一辆车进场到所有广场元素布置到位,我们是用了8月21日、22日两天,还是暴雨,仅用了短短48小时,就实现了对广场各要素布置到位。而整个纪念活动结束之后,我们撤场的时间,从开始到9月4日半夜两点半最后一辆运输车离开广场,用了13个小时实现了广场内场干地净,又一次创造了服务保障重大活动的“北京速度”。

9月3日上午11点08分,8万羽和平鸽升空之后,8万只色彩斑斓、天然可降解的气球被放飞,与鸽群错峰形成“白羽托彩练”的宏伟景观。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唐行安:必须测试多款气球,对它的升空率、升空速度和气体的渗透率、爆炸率进行测试。只有升空速度比较快、气体渗透率很低以及爆炸率很小的,所以我们也是请了咱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专家给我们指导,进行了多轮测试。

记者:放飞气球这么一件简单的事,要用中国科学院的专家?

唐行安:因为他们都有成功的经验,需要他们技术上的指导把控。气球确定之后的训练,放飞人员历时近三个月的时间,所有的气球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充气、捆扎,放入气球笼内,这必须是一个熟练的过程。气球放飞的志愿者,仅仅充气、打气跟绑扎气球,到熟练操作以后,每个人的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达到最后大家同时在打气、一致的效率、最快的速度,而且形成固定的大小。这个气球不能充了气以后有大有小的,规制上、体积上要一致。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当气球与鸽群共舞的画面定格,当天安门前的欢呼声彼此起伏,70分钟的九三阅兵广场活动宣告结束。

记者:看到了自己忙活的工作能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唐行安:那是最激动、最自豪的时刻。那一刻我们团队所有的人员,都是感觉到万分激动、万分自豪。我当时就发现我周围的战友们,好多人都热泪盈眶。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万分激动,那时候我也忍不住眼眶湿了。

记者:你是在9月3日这个活动之前多久,就进入倒计时的紧张状态了?

唐行安:实质上从接受这个任务第一天,就开始倒计时了。因为不易,所有的工作必须按期完成。

记者:对你们来说,这就是一项活动,你和你的团队都倾注了很多情感。

盛典背后 服务保障的“北京速度”如何炼成?

唐行安:这是一种政治担当,是一种责任担当。这是我们国之大典、民之盛世,能够参与其中,自豪感油然而生,特别是这个团队齐心协力,把这么重要的一项任务呈现出来,而且能够按照毫米级的、毫秒级的流程去完美实现,确确实实就感觉到之前的所有一切付出,都值得。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

热点新闻